【專案新訊】匠心獨具,燃起心中的職人魂 ─ 2017視界大同旅人秘記

Part 5:打鐵街、木柴街與中山地下書街 鏗鏗鏘鏘、叮叮咚咚,視界大同旅人秘記「匠心獨具」來到了興城打鐵街與寧夏路木材街。我們約在雙連捷運站集合,帶隊的周季五老師站在地圖前,讓我們對今天的路線有了立體的輪廓。原來淡水線的雙連站到中山站之間,原本就是火車站,位處大稻埕的邊緣,當年因鐵路交通而成為大稻埕貨物轉運的樞紐。寧夏路,歸綏街的十字街區一帶,日治時代屬於蓬萊町,曾經佈滿了許多中小型木工和金屬加工廠,在1960、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輝煌時期,這兩個街區上的職人們,撐起了台灣的半邊天。 興城打鐵街 因為鄰近大稻埕碼頭,位於附近的興城街成為船隻拆卸零件的修理站,打鐵街的產業歷史就是這樣展開的。 陽正企業社 轉個彎,我們再次來到位在興城街與萬全街交叉路口的「陽正企業行」,專營各種機械零件加工設計承造。李師傅一樣健談、熱情的迎接我們。他才剛完成了壓花金屬棍,拿在手裡,感受沉甸甸的重量,還熱著。真正的寶貝在後頭,他拿出了細細密密的手繪稿,上面是每個客人的訂製規格草圖。這裡就像創意加工與快速打樣中心的複合體,因為是純手工,每當要開模或電腦車床前,會先來找李師傅做打樣。年屆60的李師傅,感嘆後繼無人,像這樣的店鋪,這條街上從全盛時期的70家,一間一間收掉,如今只剩一半,這麼好的手藝就這樣失傳了,令人傷懷… 蔣渭水紀念公園 我們來到蔣渭水紀念公園,認識這位推動台灣新文化運動的革命家,是本次小旅行的另一重點參訪行程。我們一行人朝著他的紀念銅像走去,原來銅像的基座是一個台灣島,雕像矗立的位置,象徵蔣渭水出身宜蘭、以台北為社會運動大本營的身世。他左手拿著公事包、右手卻拿著一副毛毯。原來,才出獄的他,已隨時做好入獄的準備,不愧是革命家… 這個公園不只紀念蔣渭水先生,連同他創立的台灣民眾黨及台灣文化協會,也豎立起了黨員及會員的紀念碑。這個紀念碑上方取自山型,原來後面有著耐人尋味的典故。大正14年(1925年)1月1日,蔣渭水先生在臺灣民報〈暮鼓晨鐘〉專欄發表了〈迎臺灣的新新年〉一文,他定該年為臺灣維新年,在維新的第一個元旦,要把大鼓搬到新高山,也就是玉山頂上大敲特擂… 寧夏木材街 穿過一條僅能容一人通行的窄巷,裡面有著雙連蓬萊町、柴寮仔的說明板。寧夏路曾因鋸木廠林立而成為木材集散地,我們前往乾峰木業,店老闆也是一身絕活的木工師傅,拿出各式木工工具。不同於全盛時期只做木材買賣生意,現在拓 … 閱讀全文 【專案新訊】匠心獨具,燃起心中的職人魂 ─ 2017視界大同旅人秘記